静雅思听

老板什么都管,企业迟早要完!

上周,有一个老朋友从公司辞职,后来偶然碰见,他和我解释道:


“之前公司的老板管得太多!实在是不想再待下去了。”

其实诸如此类的抱怨,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此前后台就不断收到粉丝留言,吐槽自己的老板大包大揽。

另外,我注意到,那些规模越小的公司,越容易出现这样的老板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
我想,大概是由于创业者们都是从基层开始做起,当真正开始主持一家公司之后,由于缺乏足够的胆量与魄力,还而无法充分实现权力下放。


但既然你是老板,成为了企业中的管理者,“管理”这个词的意义,就不能再是“一把抓”。


管理要做好了,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瓷器;没有做好,就是摇摇欲坠的危房。


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,彼得·德鲁克曾说的那句话:


管理是一门博雅艺术。



企业对于员工来说,什么最重要?

美国企业家艾柯卡说:“企业的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。”


员工的积极性是一家企业可塑造的几率大小,或者说是企业向更高层面进化的概率。


作为一个管理者,首要目标并不是要事无巨细,事必躬亲。


企业以何种态势发展,向上向下,原地踏步还是缓慢死亡,都不会只因某一件事情造成的,但却会被每一位员工对待工作的状态受到影响。


之前我们做了一次活动,以“老板什么都管,员工感觉怎么样”的话题,发布到我们的粉丝群体,得到了一些珍贵的反馈:


  • 老板管了很多,让我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,现在团队里面很多同事都有一些怠慢工作了;

  • 做事开始没有目标,因为不知道真是的目标是老板的目标还是其他的;

  • 我们这些员工不敢和老板提建议,总感觉他什么都已经了然于胸,再提出来也没有意义,搞不好还会挨骂。

...

或许老板一心想把企业打造的更好,尚不知隐形之中,已经在员工中间营造起一股消极严苛的氛围。

每件事情都有自己干预,并不会让老板的形象多么高大,只会让员工们自己贬低自己。

员工一旦没有了积极性,要么直接走人,要么消极怠工,出了事情,反正有老板顶着。


这样的团队拿什么去干大事?

李开复说:你为什么留不住一流人才?因为你什么都要管。



管理者千万要避讳过度管理,带给企业和员工“一竿子插到底”的负面效应。


那要如何去调节员工的积极性?


关键在于保持团队的“饥饿感”。

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2005届毕业典礼上,讲述了主题为《保持愚蠢,保持饥饿》的故事经历。


其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,这位值得我们都尊敬的人,对于团队和自身的发展,一直存在一个“不停止,不满足”的饥饿感。


动物园里面的老虎,当它十分饥饿时,是最为危险的。企业团队同样是如此,只有需求才能带动所有员工们的激情。


如果这个时候,管理者却说不需要我们干,或者在旁边一直给到强制性的“意见”,员工们如何还能,真正发挥自己在团队的作用?


既然老板什么都要管,还要员工干嘛?


大到企业,小到一个群体,它们的形成意义,是能够进行更加程序化、有逻辑、更高效的运作模式。


这时,管理者应该发挥的作用,应该是成为船帆的罗盘指针,为全体船员与乘客指明方向,明确下一站的港口在哪,而不是去和甲板上的水手抢活干。



真正细腻的老板,能做到适当地“放权”。


所谓放权,重点并不在把自己的压力分派给到员工,而是在于对于员工的更好的历练,对整个企业更好的管理。


当企业渐进佳境,放权这个举动是必要的,不要担心员工犯错。要知道“试错”同样可以成为一家企业的财富。


稻盛和夫曾说:“不敢试错的员工不是好员工”。<span styles="background-color:#FFFFFF;color:#191919;font-family:" font-size:28px;font-weight:700;"=""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">

员工拥有了试错的勇气和决心,这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喜闻乐见的,给到员工机会,一方面是帮助他们自身的成长,在每一次的试错中,找到自身还存在哪些问题;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提升企业整体实力,现在这个时代,人才可是比黄金还要金贵的。


再者,员工和企业是个双向选择的动作,优秀的员工领会到宝贵的机会,心中就会得到来自企业或者老板的认可。


这点就我们HR来说,十分清楚对于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从某种程度上讲,比起直接地加薪还要能够打动人。


员工的独立思考,不论在什么行业都十分重要,这代表着员工是否能真的把企业利益看做自己的个人利益。

每一次管理的放权,都能将企业的上限重新定义。



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说过下面一段话:

“掐着员工的脖子,你是无法将工作热情和自信注入他们心中的。你必须松手放开他们,给他们赢得胜利的机会,让他们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获得自信。”

今天这个时代,企业所需要的管理,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,而是协同员工,各自发挥作用。

管理的中心在于如何管人。


什么时候能从管事转向管人,才能说真正懂得管理。


评论